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冷却塔的钢构要求

新闻动态

冷却塔的钢构要求
2025-02-11 10:24:42

冷却塔的钢构要求

冷却塔钢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原材料检验、构件加工精度控制、焊接质量控制、表面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,以下是具体介绍:

原材料检验

  • 质量证明文件检查:每批钢材都应附带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,详细记录钢材的品种、规格、化学成分、力学性能等指标。质量控制人员需仔细核对证明文件与实际到货钢材是否一致,确保钢材来源正规、质量符合要求。
  • 外观检查:对钢材表面进行全面检查,不允许有裂纹、结疤、折叠、麻纹、气泡和夹杂等缺陷。对于表面有锈蚀的钢材,要检查锈蚀程度是否超过规定标准,如超过则应进行除锈处理或判定为不合格品。
  • 理化性能检验:按规定的抽样比例和检验方法,对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。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应钢材标准的要求,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、抗拉强度、伸长率、冲击韧性等指标,需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。

构件加工精度控制

  • 切割精度:采用机械切割或火焰切割等方法时,要控制切割面的平面度、垂直度以及割纹深度等指标。切割面平面度偏差一般不超过切割厚度的 10%,且不大于 2mm;切割面与钢材表面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钢材厚度的 5%,且不大于 1.5mm。
  • 弯曲和矫正精度:构件弯曲加工时,要保证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符合设计要求,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和明显的皱折。采用矫正设备对构件进行矫正时,矫正后的钢材表面,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,划痕深度不得大于 0.5mm。
  • 钻孔精度:钻孔位置应准确,孔距偏差和孔径偏差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对于精制螺栓孔,孔距偏差一般不超过 ±0.5mm,孔径偏差控制在 0.1-0.2mm;对于普通螺栓孔,孔距偏差不超过 ±1.0mm,孔径偏差不超过 0.5-1.0mm。

焊接质量控制

  • 焊接工艺评定:根据钢材材质、厚度、焊接方法等因素,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,确定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,如焊接电流、电压、焊接速度、焊接顺序等。工艺评定合格后,方可制定正式的焊接工艺规程,指导实际焊接作业。
  • 焊工资格审查:从事冷却塔钢构焊接的焊工,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资格证书,且其焊接项目应与实际施焊的焊缝类型和材质相匹配。焊接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,确保焊缝质量。
  • 焊缝质量检验:采用外观检查、无损检测等方法对焊缝质量进行检验。外观检查主要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、气孔、夹渣、裂纹等缺陷,咬边深度一般不超过 0.5mm,累计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 10%。无损检测可采用超声波检测、射线检测等方法,检测比例和合格标准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。

表面处理质量控制

  • 除锈质量:除锈方法一般有喷砂、抛丸等,除锈等级要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,如 Sa2.5 级或 Sa3 级。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、污垢、氧化皮、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,表面呈现均匀的金属色泽。
  • 涂装质量:涂装前要确保钢材表面干燥、清洁,无灰尘、油污等杂质。涂料的品种、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,涂装遍数、涂层厚度要满足规定。每遍涂层的厚度偏差应控制在 ±10μm 以内,总涂层厚度偏差不超过 ±20μm。

装配质量控制

  • 构件尺寸复查:装配前,对各构件的尺寸进行全面复查,确保构件的长度、宽度、高度、对角线等尺寸符合设计要求。对于超差的构件,要进行调整或返修,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。
  • 装配顺序和方法:按照设计和工艺要求,确定合理的装配顺序和方法,保证钢构的整体尺寸精度和装配质量。装配过程中,要控制构件的装配间隙、垂直度、水平度等指标,装配间隙一般控制在 1-3mm,垂直度和水平度偏差不超过规定值。
  • 连接质量:对于螺栓连接,要确保螺栓的规格、长度、数量符合设计要求,螺栓应拧紧,拧紧扭矩要均匀,扭矩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。对于焊接连接,要保证焊缝质量符合要求,焊缝的长度、高度等尺寸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。

标识和包装质量控制

  • 标识内容:每个构件都应在明显位置标注清晰的标识,包括构件编号、规格、数量、安装位置等信息,以便于识别和安装。标识应采用不易褪色的涂料或钢印等方式进行标注,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标识清晰可辨。
  • 包装方式:根据构件的形状、尺寸和运输要求,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,如采用捆扎、装箱等方式进行包装。包装要牢固,防止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、变形和损坏。

上一篇   [返回首页] [打印] [返回上页]   下一篇

新闻动态

品牌专区

  •  

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人:

    徐先生
  • 电话:

    18010526584
  • 传真:

    028-87985940
  • 邮箱:

    724160820@qq.com